知识是把双刃剑,也是潘多拉魔盒,本身无对错,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他的使用者。

书中的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拼命获取知识,并盲目使用知识创造出了生命,却又完全没思考过后果,也没有履行身为生命创造者的责任,于是生命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成了一个魔鬼,魔鬼选择将自己遭遇的痛苦与不公转移到自己的创造者身上,于是选择毁掉给予自己生命的人,最后也毁掉了自己。

魔鬼不感谢弗兰肯斯坦赋予了它生命,弗兰肯斯坦也悔恨给予了魔鬼生命。而我呢,在这本书中我选择站魔鬼这一边。

毕竟,一个不能给予“孩子”幸福的“母亲”,凭什么敢随性创造生命?!只凭自己的一时激情就敢擅自创造生命却又不对生命负责,这是对生命的侮辱与亵渎,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公。毕竟孩子是否出生以及是否愿意出生的决定权不在孩子手中,所以书中的弗兰肯斯坦遭受的报应纯活该!至少个人认为,生命之初是一张白纸,而书中的生命最终会变成魔鬼主人公需要承担主要责任。

但联系到现实呢?现实中孩子不成才闯了祸是孩子的错还是父母的错?这个就不一定了,就事论事嘛,毕竟一个人不成器以及一辈子犯下的错如果全都归罪于父母,不用说,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如果每一个社会废物都用自己的无能无知来质疑父母当年的生育选择,那这个人也不愧沦为社会废物了。

一个人虽然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出生权,但却自始至终掌握着自己的命运选择权,归根结底,自己成长过程中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决定权始终在自己手中而非父母手中。

这就是我认为书中的弗兰肯斯坦虽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魔鬼”之所以最终成为魔鬼,自身也应该承担次要责任。说到底,在他的人生三叉路口,是他自己选择走成为魔鬼的那一条路的,尽管可能是被逼的,但那仍然是他自己做出的决定不是吗?

而且在我看来,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明显父母对他的影响应该是越来越弱的。直到某个时候,自己就需要对自己的所有选择负责,而且再往后,自己还应该对父母接下来的人生负责。毕竟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后辈,这即是责任与义务,也是良心与道德。

好了,说回书本身,读完全篇,总感觉这本书缺少某种模糊的厚重感与力量感,明明揭露的涵义以及选择的主题应该是比较刁钻深刻的,但字里行间又总感觉浮于表面,很奇怪的感觉,大概是我目前的阅读水平或理解能力不够吧。

——25年6月8日下午

添加新评论